近年來台灣的婚宴流程與包裝在相互仿效下,愈來愈有那麼點公式化的套用;有時過於炫目華麗卻頭搶了新人的風采,有時制式的彷彿新人成了配角只是按表演出,時間久了能有記憶點的卻不是那麼多
幸運的是,因為日本好友Amamiya San雨宮先生的熱情邀約,讓我體驗到日本人舉辦婚禮的細膩;這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後一次參與日本人的盛宴,卻帶回了感動滿滿的記憶點
第一次參加日本人的婚禮,只能憑在日劇殘留的記憶裡去想像,如日本人婚宴也是很拘謹、沒有紅包只有白包、致詞很冗長…等等淺薄的認知。還真不知該怎麼準備起,直到搜尋網路上的經驗分享後,才知道盛裝出席是基本禮儀、開席時間從不延後、禮金袋型式隨著禮金多寡有不同等級差異、禮金包裝方式有規矩、落款位置有規範、禮金額度與鈔票數更是只能奇數…等等,令人眼花撩亂;難怪總聽到日本人說參加台灣人的婚禮很輕鬆
在找遍多家文具雜貨店後,總算找到一個跟新郎雨宮先生很神似的可愛禮金袋